实验室超纯水系统介绍及价格
时间:2025-07-04以下为实验室超纯水系统的核心技术、主流品牌及价格体系分析,结合应用场景提供选型指南:
一、核心功能与技术标准
1.水质等级
超纯水(18.2MΩ·cm):电阻率≥18.2兆欧·厘米,TOC(总有机碳)≤5ppb,微颗粒物≤1个/ml,满足细胞培养、色谱分析等高精度实验。
纯水(1~15MΩ·cm):用于常规试剂配制、器皿清洗,电导率≤进水电导率×2%。
2.核心工艺
三级纯化流程:
预处理(PP棉+活性炭过滤)→ 反渗透(RO膜脱盐率≥99%)→ 超纯化(EDI+UV紫外线+终端超滤)。
智能控制:支持水质实时监测、定量定质取水、耗材更换提醒及数据追溯功能。
二、价格影响因素与成本解析
设备层级
基础型(反渗透RO):产水20-50L/h,水质5-15MΩ·cm,价格¥1.5万~4万,适用教学实验室。
中端型(RO+EDI):产水50-200L/h,水质18.2MΩ·cm,价格¥5万~15万,满足疾控中心、制药检测。
高端定制型:产水≥500L/h,物联网管理,价格¥15万~40万,用于P3实验室或半导体清洗。
隐性成本
耗材更换:进口纯化柱单次¥2000(国产¥800),年维护费约占设备价10%~15%。
能耗差异:集成能量回收系统可降低年电费40%(大型设备尤为显著)。
三、选型避坑指南
验证水质稳定性:要求供应商提供72小时连续运行报告,电阻率波动≤5%、TOC变化≤±0.3ppb。
匹配应用场景:
PCR检测/毒理分析 → 优先艾柯/赛默飞世尔(TOC控制精准);
高校教学实验 → 优普UPT系列(性价比高,操作简易);
高通量需求 → 模块化设备预留20%扩容空间。
服务条款:
签订“零配件10年供应协议”,避免停产导致设备报废;
明确上门响应时间(建议≤24小时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