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纯水制取设备

时间:2025-07-30

  超纯水制取设备是一种通过多级过滤、膜分离及深度除盐技术,去除水中离子、有机物、微生物等杂质,生产电阻率可达18MΩ·cm以上超纯水的专用装置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医药、化工、电力等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领域。其核心技术经历了从传统离子交换到现代膜法工艺的演进,目前主流技术组合为“预处理+反渗透(RO)+电去离子(EDI)”,可实现连续、高效、低污染的超纯水制备。

  超纯水制取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工艺流程

  核心技术原理

  反渗透(RO)技术: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透过特性,在压力驱动下去除水中95%-98%的溶解性盐类、胶体及微生物,是预处理后的关键脱盐步骤。

  电去离子(EDI)技术:结合离子交换树脂与电渗析原理,在直流电场作用下,水中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迁移至浓水室,同时水电解产生的H⁺和OH⁻持续再生树脂,实现无需化学药剂的连续深度除盐,使水质达到超纯水平。

  典型工艺流程

  预处理阶段:通过砂滤、活性炭过滤去除原水中的颗粒物、余氯及部分有机物,保护后续膜组件。

  RO系统:去除大部分溶解性杂质,产水进入EDI系统。

  EDI系统:深度去除剩余离子,产水电阻率可达18.2MΩ·cm,部分设备配套紫外线消毒或超滤单元以控制微生物和颗粒物。

  主要应用领域

  电子工业:半导体芯片、集成电路制造中的清洗及蚀刻工艺用水。

  医药领域:注射用水、制药工艺用水的制备。

  电力行业:锅炉补给水处理,防止结垢和腐蚀。

  实验室研究:高精度分析实验的水质保障。

  设备选型与性能指标

  关键性能参数

  产水水质:电阻率10-18.2MΩ·cm(25℃),TOC<10ppb,颗粒物(>0.2μm)<1个/mL。

  处理能力:根据应用场景分为实验室小型设备(L/h级)和工业大型系统(m³/h级)。

  选型建议

  行业适配:电子行业优先选择“RO+EDI+抛光混床”组合,医药行业需附加巴氏消毒或TOC降解单元。

  节能环保:优先选择水回收率>75%、能耗<0.5kW·h/m³的高效机型。